杜书伍:大学就该做好投入职场的准备
报道日期: 2005/1/10 媒体: 联合报(台湾)
专访:蔡靓萱、王鸿薇(《联合报》记者)
联强国际总裁杜书伍年轻时代有过多姿多彩的生活,就读交通大学控制工程学系时,他课余经营的「酒精灯唱片行」,就是新竹年轻人重要的西洋音乐挖宝圣地,每月还固定捐出盈余给孤儿院。
由工程师、行销人员等基层职务做起,杜书伍不到三十岁就当上总经理,如今他是全球第三大3C通路公司的总裁,曾被票选为「最值得投资的专业经理人」。杜书伍特别关心台湾青年的竞争力,在亲身体验过高科技社会对两岸厂商现实的对待后,他认为,经济社会看重的是实力,台湾年轻人要赢,不管小我、大我都要有正确的方向,否则难免被淘汰。
本报特专访杜书伍谈青年人才的养成、社会价值观和两岸竞争力。以下以第一人称记述访问内容。
迎合市场 下一代变成碰碰球
我非常忧心我们的下一代。我们这一代,比起大陆、国际人才,都还能维持一定的领先地位;但现在看到刚毕业的学生,我总是忧心:如何保证他们将来会赢?事实上,这个目标是越来越困难。
这几年,台湾社会缺乏一种领导力量,一种领导社会往对的方向走的力量。相反的,是社会去迎合一些年龄或知识较低的人口,只因为那个市场大、有利可图。结果,对具有深入思考能力、有前瞻性的文化,却形成反淘汰。
应该引领社会的人物不能坚持原则,大众也跟着缺乏深思反省的能力。结果,大家朗朗上口一些名词,少有人真正深思,人们变得肤浅。社会变得浅薄,很容易被政客或利益团体操纵,这是很严重的问题。
在这种环境下教育出来的年轻人,容易缺乏深度思考、缺乏方向感。他们的人生就好象碰碰球,滚来滚去,碰撞后就转弯,走的并不是理性选择的路。这么一来,导致绝大多数人对工作没有兴趣,缺乏成就感。随着时间消逝,他们的专业实力没增加,来自同侪、后进的压力却引发他们的忧郁症,形成社会问题。
现代年轻人也有我们这一代没有的优点。四、五年级生当年所受的教育其实很狭隘,只会闷着头读书,努力把事情做好,却少了多元文化刺激。现在则不同,有大量的媒体与网络信息。在某种程度上,视野比较开阔,这是好现象。
对于我们那一代的人,要烦恼的是太狭隘,现在年轻人则要担心另一个问题。对于资深员工,我总是要求他们把头抬起来,多拓宽视野;但对于年轻人,我则是烦恼要如何让他们把头低下去,把工作做好。其实,年轻人如果有正确的认知,及早开始,机会比我们这一代好太多了,问题是一定要选定目标,并且要能专精,最好从大学时代就要奠定基础。
订下目标 大学就该做好准备
学生在大学生涯就应该做好准备,进入社会才能扮演好角色。年轻人可以先想想自己的个性与喜好,一开始若不清楚,可暂订一个,不能让自己没目标。了解后,一方面去选修相关的课程,不论跨系、跨学院都可以。要有蓝图,四年读下来才会扎实。
我并不鼓励年轻人立志当CEO(执行长)。因为当CEO是以后的事,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,太早立志只是舍近求远。应做的是寻找方向、找到好工作,再藉此反问自己该具备什么知识。像我当年读的是信息科学,大学时仍去修习会计、管理、行销以及心理学课程,就是想要了解技术以外的知识、做工程师以外的工作。
我相信独立性很重要,独立的人才会思考,依赖的人不会。大学时期最重要的是训练逻辑,学习系统性思考、结构性分析,养成这样的习惯,学什么都容易。
现在社会上对年轻人的「草莓印象」,一部分是来自他们好吹嘘,眼高手低。外商机构带进的这种观念其实很不正确,一味教年轻人勇于表现自己,结果导致小伙子很会吹牛,实际火候根本不足。我认为,行销自己跟行销商品一样,要注意如何清楚、准确表达出来,最多在本身的能力上加两成修饰,再多就不适宜了。
随着大陆在全球市场日渐壮大,台湾年轻人马上要面临来自对岸的竞争。总体而言,两岸人才各有优缺点,台湾的优点是社会信息通透、文化多元,可培养出多面向的人才;但缺点是社会富裕,年轻人在温室中容易不够努力,反而没善用好的条件。
培养国际观 避免变成井底之蛙
大陆人力的优点是人口多,优秀人才的比例若照常态曲线分布,大陆人口是台湾的五十五到六十倍,绝顶聪明的人数当然就比较多。而且大陆幅员广大,年轻人画出的梦想蓝图就不一样,开店动不动就是以二十家连锁据点为单位,胸襟开阔。他们的缺点,是没有好的、成熟的环境,企业管理仍在摸索中,比较不易受到好的训练。
整体评估,台湾年轻人不会输给大陆,但重点是要抓住两地的时间差。我很诚实地说,台湾人才只有五年的优势,若没有好好把握,很快就会被赶过去。
提到胸襟开阔问题,有人批评台湾年轻人缺乏国际观,这的确是事实。要如何培养国际观?在认知上应分两个层次来谈。首先是对国际政经的了解,了解不同国家彼此的互动与影响;如此,才能进一步了解台湾经济及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如何受到影响。如此一来,个人思考决策会产生较为精准的想法,同时也让自己不要变成井底之蛙,人也会比较谦虚。
放任教育 好的更好 坏的更坏
要怎么做呢?第一,多吸收信息比出国更重要,平常看电视、平面媒体的新闻,要多注意国际新闻,不要因为事发地点太遥远就排斥或忽视。每天渐进地去感受,才能渐渐潜移默化 ;第二,出国旅游时,除了注意风景,还要注意文化、制度的异同,要进一步思考台湾为什么会不一样,建立不同的文化观点。
相反的,年轻人出国留学,重点并不在培养国际观。其实很多留学生关在校园里读书是得不到什么国际观的,这时候我反而鼓励留学生认真念书做研究,专注在专业学科上。
由前面的「碰碰球」概念类推,如果一个社会或企业的发展也像碰碰球,同样容易被淘汰;在未来的世界,能力必须不断成长才行。除了年轻人自己的努力,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想想如何增加整体的深度思考能力,尤其近年教育过度师法美国,趋向放任管教,其实会牺牲很大的一群人,让好的学生更好、坏的更坏,值得忧心。
就像是教育部必须负责订课程大纲,不可能就开一千堂课让学生自己选,国家社会也应该尽心力带领社会找出路。例如,可以规定新闻节目里一定要有三分之一的国际新闻,提升整体视野。当然这只是举例,做法仍需讨论。而媒体也应该多走进社会,利用校园研讨会等机会,培养年轻人阅读习惯。
【侧记】
说到做到 逐步壮大 危机感超强
两撇招牌胡 因为「嘴上无毛办事不牢」
寄语年轻人 第一步要站得住脚
记者蔡靓萱、王鸿薇
两撇招牌胡子,穿著永远整整齐齐,这是一派名士作风的联强国际总裁杜书伍的标准装扮。当年进入职场,短短四年就当上联强的前身酖「联通计算机」公司总经理,杜书伍在企业管理及青年人才养成上着墨甚深;他总是告诫学生:千万别当社会的「碰碰球」。
杜书伍是交通大学控制工程系毕业,具有工程师的理性,身上却流着教师的热情。父母亲都是老师,杜书伍大学时也在夜校当过兼任老师,或许因此对教育员工、年轻人特别热中,他喜欢把对事物的观察转化为理论,并散发、流传出去。近年他在交大、逢甲、元智、台北科技大学等校密集演讲,题目涵盖领袖格局的培养、创业经验,成为年轻人重要的请益对象。
杜书伍认为,大学教育相当重要,工作上的训练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性与观念。他相当执着于员工训练,早年亲自为员工演讲,现在,在联强的网站上,每周都有杜书伍EMBA专栏,把他三十年来管理经验整理成文章,吸引上万外来订户加入,他也计画在退休后从事青年教育公益活动。
杜书伍处世一丝不茍。为了联强神通集团创办人苗育秀一句「嘴上无毛、办事不牢」,他至今一直留着两撇胡子,每天花大量的时间观察、思考。联强一路走来循序渐进,没有策略大转弯,说到做到、逐步壮大,反映了杜书伍的处世风格。
许多年轻人将杜书伍视为标竿型企业家,他也最喜欢告诫年轻人「第一步要站得住脚」,千万不要到了出社会的时候,像碰碰球一样地撞来撞去,没有方向。他是一个超有危机感的人,考上交大后,竟然因为怕毕业找不到工作,到处修学分,当时就抱着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厚重的书趴趴走。
杜书伍曾说,有危机感,你就会care(在乎),就会专注。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大环境里,杜书伍的话不只对提醒年轻人或职场人有用,对整个社会,又何尝不然。
(本文转载自2005-01-10/联合报/A10版/综合)
分类:联强EMBA| 发布:爱播网| 阅读:5171 | 发布时间:2012-01-17
原创文章如转载,请注明:转载自爱播网 http://aeboo.com/
本文链接:http://aeboo.com/post/103.html
下一篇:联强总裁杜书伍:谈纪律不如谈自律
已经有 ( 1 )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,你也评一评吧!